我既是老師,也是家長。在這兩個群體里,近年來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僅用于指代學生學習和基礎教育,也常用來描述成年人的奮斗,不論是求職還是完成任務。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句話乍一聽是有道理的,所以被很多人奉為圭臬。想想看,不管是100米的短跑比賽還是42公里的馬拉松,運動員們可不都很重視起跑嗎?于是,做父母的把孩子接受“教育”的時間一再提前,從懷孕胎教就開始了,經過小學努力、初中刻苦、高中沖刺,終于高考一舉中的,父母歡喜,鄰居羨慕。當然,如果孩子上大學時再學習一個時下公認的未來就業機會廣、薪酬高、福利好的專業,父母就更加滿意了,人生夢想幾乎實現。對父母而言,離圓滿就差一步:找個好對象,早日生孩子。這種公式化的完美人生成為無數中國家庭的奮斗動力。
(資料圖)
但且讓我們退一步想想:在比賽中,起跑的瞬間固然重要,但最終決定成敗的是能否率先撞線。即便是100米比賽,起跑領先的選手也常常在途中跑和沖刺階段被對手超越。相對而言,中長距離比賽的起跑就更沒那么重要了,常常出現跟跑選手在后程發力超越前半程領跑選手的情況。至于馬拉松比賽,最艱難也是決定勝負的是30公里以后體力到達極限之后的策略和堅持。
到底什么是“起跑線”?
馬拉松比賽尚且如此,對于人生這場充滿無窮變量的“超長馬拉松”,“起跑線”的影響更不是決定性的?;蛘?,我們首先應該想一想,到底什么是“起跑線”?“起跑線”是指大家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的初始。在大部分語境下,“起跑線”指的是基礎教育的各個階段。
其實,在起跑階段和前半程只要不掉隊太多,你就仍有機會后來居上。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小學、初中甚至高中階段,只要成績不是太差,只要父母相信孩子的潛力,孩子就不會喪失信心,就會具備在未來創造奇跡的可能。真正掉隊的是飽受父母和老師質疑的孩子,他們會在心底里失去自信,從而很難抓住機會。因為,后半程同樣重要,在沒有父母師長鼓勵督促的情況下,一個人的自信心和內驅力尤為重要。
克雷格·梅洛是200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梅洛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成績一直很差,甚至老師講課都聽不太懂。老師問問題的時候,他和其他同學一樣舉手想要表現,但被問到的時候常?;卮疱e誤。這一時期,梅洛的父親起了關鍵作用。父親雖然意識到兒子的學業有問題,但他堅信這是暫時的,只要孩子不放棄,將來就有機會。于是梅洛的父親連續多年以晚餐聊天的方式鼓勵梅洛,一邊吃晚餐,一邊和孩子平等對話,在輕松對話中讓孩子保持心理平衡。
直到初中三年級以后,梅洛的成績才逐漸好了起來,但在高中仍沒有取得耀眼的成績。即便如此,梅洛始終認為自己將來會成為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對大自然濃厚的探究興趣一直是他學習的動力。大學畢業以后,他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經過8年的博士階段學習和4年的博士后訓練,他終于在34歲那年成為馬薩諸塞大學的助理教授,開啟了自己的獨立科研生涯,并取得了問鼎諾獎的重要發現。
如果說克雷格·梅洛的故事體現的是父母的鼓勵,對起跑落后的孩子后程發力的積極作用,那么我實驗室兩位博士后的故事則詮釋了自身堅持的意義。第一位博士后是我經常在演講中提及的柴繼杰。他比我還大一歲,高考成績很一般,1983年于大連輕工業學院造紙專業學習,畢業后去了東北一家造紙廠當技術員,一干就是好幾年。但他不服命運安排,在工廠工作之余刻苦努力,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后來又考上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博士項目,獲得博士學位后進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1998年初,我在普林斯頓大學初創實驗室,在全球招聘博士后,柴繼杰的簡歷在70多位申請人中排在后半段,但我非??粗厮麖脑旒垙S技術員到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后這段異乎尋常的奮斗史。在我看來,這樣起跑嚴重落后、后程全力拼搏的人很可能會有大出息。于是,我忽略了他英語磕磕巴巴、生物學知識匱乏、研究水平不樂觀的缺陷,堅定地錄用了他。當他于1998年下半年到普林斯頓大學做博士后的時候,他已經32歲半了。當時在我實驗室的所有博士生、博士后里面,繼杰的基礎是最差的。但在所有人中,他的毅力是最強大的。
以前在國內,繼杰有煙癮,每天兩包煙。到了美國以后,校園吸煙不方便,進入我實驗室的一周后,他說想戒煙,我半信半疑。真沒想到,從那以后的5年,他真的一支煙也沒有抽過,這樣的意志力讓我感佩。和他果斷戒煙同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服輸的個性。他覺得別人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無非就是要付出更多努力。果然,繼杰可以說是標準的大器晚成。他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基礎差而自卑,而是很用心地學習各種實驗技能,沒事就翻閱各種經典英文教材。
經過5年奮斗,繼杰成為我實驗室最優秀的成員之一,在基礎研究的前沿做出了重要貢獻。2004年,本科畢業17年之后,已經38歲的柴繼杰才開始自己的獨立科研生涯,成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最早的一批研究員之一,領導自己的獨立實驗室,后來成為清華大學長聘教授,2017年成為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德國洪堡講席教授。他一直從事植物抗病的分子機理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尤其是近兩年有重大突破,令人嘆為觀止!
“執拗者事竟成”
用今天的標準來看,柴繼杰屬于“輸在起跑線上”的人,但他比許多“天之驕子”走得更穩、更遠,哪怕年過半百,在科學上依舊前途不可限量。可以說,他的科學人生極致地演繹了起跑不重要、后半程起決定作用這樣的常見現象。
如果說繼杰好歹是受過完整正規教育的,那另外一位博士后的故事則更為傳奇。他叫李平衛,也比我大一歲,出生在陜西農村。與絕大多數科學家不同的是,平衛沒讀過本科。他在中專畢業以后就被分配回到中學教書,但他一路自學,竟然考上了北大的碩士研究生,繼而完成了博士生學習,于1996年獲得了博士學位。
2001年,李平衛申請到我實驗室繼續做博士后的時候,他已經先后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美國西雅圖的福瑞德·哈金森癌癥研究中心做了5年多博士后,科研工作也算不錯了,為什么還要做第三輪博士后呢?我帶著疑問,撥通了平衛的電話,我問他:“你現在的研究做得不錯,為什么不找份正式工作?”他的回答讓我意外:“我找工作了,已經有美國制藥公司給了我職位,年薪十多萬美元,但我不想去,我想去您實驗室再做博士后?!蔽液懿唤獾貑枺骸盀樯哆€要做博士后?”他說:“不怕您笑話,我從小就有個夢想,將來要做洋人的老師,現在我離這個目標就差一步了。我想做美國大學的教授,但申請了幾所大學都被拒了,所以我想到您實驗室再深造幾年?!彼麍猿謨簳r夢想這一點太讓我感動了,我在電話里就爽快地同意了他的申請。
要想后半程發力超越是要有一些過人之處的,每個人的特點各不相同。柴繼杰憑借的是毅力和悟性,而李平衛則是憑借執拗。他的執拗就是堅持兒時夢想,不惜付出年月也要實現人生的目標。個性執拗和固執常常是一個缺點,實際上平衛也因為他在實驗方法上的固執付出了慘重代價。
他加入我實驗室之后的第一個課題是重組表達純化并結晶Apaf-1這個蛋白,我多次叮囑他純化Apaf-1這樣的胞內蛋白必須用還原條件,他滿口答應著,但嘗試了18個月,他每次純化Apaf-1都失敗了,我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上午,平衛興沖沖地跑來找我:“一公,還是你對,今天純化Apaf-1,我用了還原條件,拿到蛋白了?!蔽液苡魫灥貑査骸澳悄氵^去這一年半用的是什么條件?”他低頭,喃喃地說:“用的是氧化條件,因為以前我在西雅圖都這樣做,也都成功了?!甭牭胶?,我氣得脫口而出:“難以置信!你以前在西雅圖用的蛋白都是胞外蛋白,必須用氧化條件。而現在是胞內蛋白,只能用還原條件?!边@么淺顯的道理到了執拗的平衛這里居然沒能被接受,他白白浪費了一年半的時間!
李平衛的固執讓他在研究上付出了代價,但在職業選擇這一更高層次上得到了回報。他在我實驗室兩年時間,雖然在其他課題方面有貢獻,但最終沒有完成Apaf-1課題。2003年,我以為拖家帶口且課題進展不利的李平衛會選擇去制藥公司工作,沒想到,執拗的他又聯系了加州理工的帕梅拉·比約克曼教授做第四輪的博士后!“執拗者事竟成”,前后經過近10年的博士后訓練,他終于在2005年獲得了得克薩斯A&M大學的助理教授職位,并一路攀升做到了終身正教授,實現了成為美國人的老師這個執念。
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
柴繼杰和李平衛的路徑雖然有所不同,但有兩個共同點,一是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科學研究有發自內心的熱愛與癡迷,二是他們都具備不被社會輿論裹挾的自信與堅毅。這兩點里,也許第一點是最難能可貴的。正是因為對事業的執著,他們才能在起跑落后的情況下堅持下來,后程發力成為領域內的佼佼者。
你也許又會說:那個年代的競爭不如今日激烈。非也,任何一個年代都有獨屬于那個年代的機遇與挑戰,比如李平衛沒有上過大學本科,這就落后于今天的絕大多數年輕人,況且那時候自學的難度也遠遠高于網課、補習班遍地開花的今天。
上面描述的“起跑線”都是指代教育背景和科研起點,當然,“起跑線”也可以泛指離開學校環境之后的成年人創業的初期。第一份工作,第一個任務,第一年的表現,甚至創業前幾年的成績,都可以視作“起跑線”。當同質化嚴重,千軍萬馬爭過同一座橋的時候,“起跑線”確實重要。誰率先沖過橋,誰就可能獲得很大的先發優勢,但這樣的優勢絕不可能讓過橋者真正脫穎而出,因為他只是循著常規跑路的蕓蕓眾生中的一員。
不論是在科技領域還是商業世界,真正成為領袖的,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往往都是那些與眾不同、獨樹一幟的,他們憑借著“源頭創新”一騎絕塵。要創新,就必須在自己通過了那段擁擠的起跑賽段之后,敢于放棄舒適區,不怕挑戰,大膽嘗試新的發展方向并持續不斷地努力。
事實上,任何時代都有少年得志、一鳴驚人的幸運兒,也有厚積薄發、大器晚成的負重者。人生的成功既有社會公認的一些標準,也應當有自己的定義。其實,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因為它本就不是一場比賽,而是時時刻刻的體驗。每個人沿途的風景都不相同,終點也不一樣。所以,與其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如先想想自己期待的終點在何方,以及想要走一條什么樣的路徑。
——本文寫于2023年2月8日
本文摘自《自我突圍》,施一公 著,中信出版集團、大象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自我突圍》,施一公著,中信出版社大象出版社,2023年4月 出版
標簽:
在比賽中,起跑的瞬間固然重要,但最終決定成敗的是能否率先撞線。
1、你可以先去營業廳把你的通話清單打印出來,然后打電話客服,問你的這個服務到底現在還在不在,如果中途
1、李傲,榕樹下注冊作者,網名小李飛刀0008,微小說《變奏》獲得新浪微博-中國首屆微小說大賽優秀獎。2、在
5月11日打新來了:美芯晟申購指南,美芯晟2023年5月11日新股申購,以下為新股介紹:美芯晟發行總數約2001萬
《英雄聯盟手游》五一開啟“無限亂斗”,持續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