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上海國際車展即將接近尾聲,本屆車展可謂十車九電,新能源車占據了絕對主流。新能源汽車是汽車智能化最佳載體已成為行業共識,車展上主機廠、軟硬件供應商紛紛展示智能座艙架構,搶占用戶心智。主機廠利用智能座艙展開差異化競爭,新車型往往將智能座艙的一項或幾項功能作為市場銷售的賣點進行宣傳。
4月27日,畢馬威中國發布《聚焦電動化下半場,智能座艙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該白皮書概述了智能座艙在中國市場的現狀,對智能座艙的主要領域、智能座艙商業模式創新與產業供應鏈重塑、行業投資并購趨勢等方面進行了重點討論。
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主管高級合伙人諾伯特·梅爾林表示,汽車產業目前處于多項變革同時發生的時期,科技進步推動變革產生,新變革催生新的需求,產業轉型帶動競爭格局重構。電動汽車的興起后,“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進入市場,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成為被廣泛認同的未來發展趨勢。未來決定汽車差異性的關鍵將是軟件及軟件迭代所帶來的性能和功能升級。換言之,電動車的發展奠定了硬件基礎,而接下來的軟件定義汽車將是市場競爭的核心。
白皮書顯示,隨著汽車芯片、人機交互、汽車系統等軟硬件技術水平快速迭代,汽車座艙開始全面進入智能化階段,智能硬件持續拓展及升級,液晶儀表開始取代機械儀表,中控大屏、多屏逐漸成為標配,抬頭顯示加快推廣,同時座艙娛樂系統不斷豐富,導航、游戲、生活類等多個應用逐步搭載在車載系統上,逐漸從物理按鍵轉向完全的觸控,語音交互技術成熟發展,智能化座艙開始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個延伸,一個可移動的生活空間。
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審計服務主管合伙人徐侃瓴表示,根據測算,2026年中國市場智能座艙規模將達人民幣2,127億元,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7%;其中抬頭顯示,域控制器等將是主要增長驅動部件。單車價值從22年8,100元人民幣上升到26年9,650元,同期智能座艙滲透率從59%上升至82%。智能座艙賽道的成長性將不再依賴于基礎功能滲透率的提升,而需著眼于可打造差異化體驗的新型智能應用、帶動單車價值的增長。座艙配置的全面升級帶動單車價值量大幅提高,智能座艙單車價值將達到傳統座艙的3倍以上。
白皮書認為智能座艙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部件升級和部件新增兩個方面,部件升級包括中控屏、儀表盤、后視鏡、芯片、氛圍燈、音響系統,座椅系統等;部件新增包括座艙域控制器、智能語音、抬頭顯示、數字鑰匙等。
白皮書顯示,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正在進入域集中式階段,軟硬件解耦使行業參與者界限逐漸模糊,汽車行業傳統垂直鏈式供應體系被打破,主機廠和供應商能力需求產生變化,更加靈活的新供應體系將隨之演進。
報告顯示,最近三年,操作系統成為智能座艙領域投融資的熱點話題。一些規模較小的初創車載OS公司,憑借其較為扎實的技術積累和敏捷的開發響應速度,已獲得國內新能源車企信任。
畢馬威中國交易戰略與并購融資合伙人康琦明總結了過去三年智能座艙領域的投融市場的三大特點,即投融資數量逐年遞增,顯示了市場對于智能汽車領域的深度關注;2022年融資主要集中在A輪和戰略投資輪,其中A輪更多是風險資本對于智能座艙領域新技術應用的押寶以求未來追求更高的投資回報;主機廠和頭部的Tier1(一級汽車供應商,大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企業出于對產業鏈垂直整合或供應鏈安全的考慮,頻頻戰略投資智能座艙領域較為成熟并已經在主機廠實現SOP(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的企業。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標簽:
上海國際車展即將接近尾聲,本屆車展可謂十車九電,新能源車占據了絕對主流。新能源汽車是汽車智能化最佳載
終于,一架全新的日產Frontier即將面世,它將取代早就應該退休的中型皮卡。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一轉換的第一階
維遠股份最新股東戶數4 95萬戶,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公司戶均持有流通股份7371股;戶均流通市值16 13萬元。
一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后,4 5%的GDP增幅,成為線上線下、國內國外關注的焦點。這個被賦予“企穩回升、開局
4月27日上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倪俊南做客“2023上海民生訪談”節目,解答市民關注的問題。...